第14章 正式分家

-

王老爺子把村長和族長請到正屋坐下。王婭楠的娘陳氏趕緊去泡茶,鄉下農家人雖然冇有好茶,但自家喝的茶葉都是山上摘的,自己製作的。用來招待客人,雖然不是什麼好茶,但足以證明這是對客人的尊重。

王老爺子和老太太在村長和族長的見證下,仔細清點了家中的所有財物。

家裡有六間房,銀錢共有三十二兩,這是他們多年來的積蓄。

秋收後,家裡的糧食儲備豐富。交完稅之後,還剩下玉米五百斤,這些金黃色的玉米顆粒飽滿,是他們辛勤勞作的成果。水稻有兩百斤,粒粒晶瑩剔透,散發著清香。小麥也有三百斤,這些糧食為他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。

家裡共有二十畝地,其中五畝是水田,八畝是良田,這些肥沃的土地是他們耕種的基礎。剩下的七畝地都是山地,其中有幾塊還是開荒出來的。

王老大看著那少得可憐的銀錢,額頭上的青筋暴起,臉色也變得陰沉至極,眉頭緊緊皺起,滿臉的不高興。他暗自嘀咕著:“就這麼點兒錢?爹孃肯定是把錢藏起來了,說不定都給老二和老三了。”接著,他惡狠狠地瞪了劉氏一眼,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狡黠,似乎在示意劉氏和他一起向爹孃施壓。

劉氏立刻心領神會,她的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。她舔了舔嘴唇,嗲聲嗲氣地說道:“爹孃啊,咱家這麼多年來,怎麼可能隻有這麼一點銀錢呢?”說著,還不自覺地撇了撇嘴,露出一副不滿的神情。

王老太的臉色也在瞬間變得嚴肅起來,她挺直了身子,指著劉氏,毫不示弱地迴應道:“老大媳婦,你難道不知道你們大房有兩個讀書人嗎?他們一年讀書的花銷有多大,你們大房自己心裡冇點數嗎?”

王老大聽了,心裡的怒火瞬間被點燃,他怒目圓睜,嘴角微微抽搐著,冷笑一聲,挑釁地看著王老太,反駁道:“就是啊,爹孃,你們是不是把錢偷偷給其他兄弟姐妹了?我們大房也不容易啊,這日子可怎麼過呀!”

“你這說的是什麼話!我們怎麼可能偏心?要說偏心也是偏心你們大房,我們一大家人省吃儉用供你們大房讀書,你二弟,三弟家一個讀書人都冇有,你說,是不是偏心你們家?”王老太氣得發抖,她用手指著王老大,憤怒的表情讓她的臉看起來有些猙獰。

這時,一直在旁邊沉默的老三看不下去了,他站出來說道:“大哥,你怎麼能這麼說爹孃呢?這些年爹孃為了我們幾個孩子,吃了多少苦,你難道不知道嗎?”老二的眼神中充滿了失望和不滿,他看著王老大的眼神彷彿在看一個陌生人。

“我可冇這麼說,我隻是覺得家裡的錢怎麼纔有這點。”王老大的眼神有些躲閃,他不敢正視老三的眼睛,聲音也變得有些心虛。

“家裡的情況大家都清楚,爹孃已經很不容易了,我們大家應該要多一點理解。”老三說道,他的語氣堅定而有力。

劉氏見老三幫著爹孃說話,心裡更加不滿了,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怨恨,腮幫子氣鼓鼓的,彷彿一隻憤怒的蛤蟆。她嘟囔著:“說得好聽,肯定是你們得了好處才這樣說的。”

此時,老二也忍不住了,他的臉上寫滿了憤怒,他衝著王老大和劉氏喊道:“大哥大嫂,你們也彆太過分了。爹孃養我們這麼大,已經很辛苦了。我們應該多體諒他們,而不是隻想著自己。”

老二媳婦趙氏早就對大房不滿了,她說道:“大哥,大嫂,爹孃這些年是怎麼對你們的,你們難道不知道嗎?大哥和博文在鎮上讀書,還要在鎮上租房子住,這些花銷加起來一年也有好幾兩了。我們在家累死累活的乾活,供著大哥和博文,你們不但不感激我們,還嫌棄我們。大哥和博文每次回家不是拿錢就是拿糧,他們吃著我們的肉,喝著我們的血,骨子裡竟然還覺得我們是鄉下泥腿子,有像大哥他們這的嗎?”

王老大臉色陰沉的看了趙氏一眼:“二弟妹說的什麼話,我拿的是我應得的。”

趙氏激動地喊道:“什麼是你應得的,你為這個家做過什麼?”

劉氏不乾了,她對趙氏說到:“二弟妹,你大哥讀書是為了大家,要是他考上秀才,你們還不是要靠著我們。不說彆的,就你的兒女以後的婚事也能找個好人家。”

趙氏雖然為人不咋地,但她還是看得明白。就算老大考上秀才,老大也不會讓他們跟著沾光的。

於是她說道:“我家孩子的婚事不用大哥,大嫂操心。”

王博文夫妻也坐不住了,王博文走到王老爺子和王老太麵前,堅定地說:“爺爺奶奶,我和我爹已經決定明年參加科考,我們有信心能夠考上秀才。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未來的期許。

王老大對兒子的話滿是讚賞,他怎麼冇有想到這點了。爹孃最注重家族榮耀了,更何況現在還有族長在。

於是他也說道:“是啊,爹孃,我們覺得明年就參加科考,為我們家族爭光。”

王老爺子和王老太看著孫子,眼中滿是欣慰,他們鼓勵道:“好孩子,我們相信你們一定能行。”

然而,王博文接著說道:“但是,如果銀錢不夠,我可能就無法參加科考了。”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。

這時,王博文的妻子也插話道:“是啊,爺爺奶奶,如果博文因為冇有足夠的銀錢而無法參加科考,那就是你們害的!”她的語氣中帶著責備。

一家人聽了這話,都默默地看著王老大和他的妻子。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失望和羞恥,對王博文夫妻的無恥行為感到可恥。王婭楠聽到這裡,覺得他們簡直太不要臉了,他們是不想分家,還想讓大家繼續給他們當牛做馬一輩子,太無恥了。

王博文繼續說道:“爺爺奶奶,我們都是一家人,應該相互支援和幫助。我努力讀書,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出人頭地,為家族爭光。難道你們不希望我有一個好的未來嗎?”

王老三和陳氏都冇有說話,他們相信爹孃會處理好的。

王老大和劉氏不約而同地對視了一眼,眼神中充滿了對其他兄弟的不滿。他們覺得大家都在針對他們大房,心裡很不是滋味。

王老太看著爭吵不休的孩子們,無奈地歎了口氣,她的眼神中充滿了疲憊和失望。她擺了擺手,有氣無力地說:“好了,都彆吵了。這樣吧,你們要是覺得銀錢太少,就自己想辦法去掙。我和你爹年紀大了,也幫不上你們什麼忙了。”

王老大和劉氏聽了,雖然心裡還是不太服氣,但也不好再糾纏下去。

王老爺子繼續說道:“村長,族長我們家裡的財物就是這些,房子不多,誰家住的就分給誰家。廚房大家一起用,其他的分成四份,老大,老二,老三各一份,最後一份是我和老婆子的。”

村長和族長點了點頭,王老頭分得公平,不偏不倚。

然而,王老二媳婦趙氏不同意,她說:“爹,我不同意,如果房子這樣分,大哥大嫂家就多了一間,我們家兩個孩子都大了,過不了幾年就要成家,到時候怎麼辦?”

王博文的妻子立馬說道:“二嬸,我們那屋已經住了一年多了,我們不可能搬出去的。”

王老三看到這裡,心裡歎了口氣,他本來不情願分家的,但現在看到家裡人的嘴臉,他覺得還是分家的好。他想起他們家山腳下還有一間祖屋,有三間房。夠他們家住了。

於是他開口對王老爺子說道:“爹,娘,我們家山腳下不是還有一間祖屋嗎?我們一家去祖屋住,就把我們的房間分給二哥家吧。”

趙氏怕王老二反悔,立馬對王老三說道:“謝謝三弟了。”

王老爺子和王老太,村長和族長對王老三很滿意。王老爺子說,老三,你真的想好了嗎?”

王老三到:“爹,我想好了,明天就叫幾個人幫我修整一下,然後搬過去住。”

王婭楠的心裡很高興,終於不用和他們住在一起了,以後自己要從空間裡拿東西就方便多了。

王婭靜看到王婭楠唇角的笑,不又得冷哼:“王婭楠這個蠢貨,她怕是不知道祖屋已經舊得不能住人了吧!還在山腳下,有時候野獸會下山的,不知道多危險。不過她很高興,要是野獸下山,把王婭楠一家吃了就好了。”

房子的問題解決了,就繼續分其他的。

銀錢三十二兩也被仔細分成了四份,每家分得八兩。這筆錢雖然不多,但對於每個家庭來說,都是一份寶貴的資產,可以用於生活的各種開支。

在糧食方麵,交完稅還剩下玉米五百斤,水稻兩百斤,小麥三百斤。這些糧食同樣被平均分成四份,每個家庭分得玉米一百二十五斤,水稻五十斤,小麥七十五斤。這樣的分配確保了公平公正。

家裡總共二十畝地,其中五畝水田和八畝良田是最寶貴的資源。這些良田和水田也按照平均的原則。

王老爺子說:“水田離家近,我和老太婆年紀大了,就分兩畝,你們三家一家一畝,你們冇有意見吧?”

大家都搖搖頭,表示同意。良田一家分得二畝。剩下的七畝山地一家兩畝,王老爺子得一畝。最後隻剩下碗筷和家裡的雞和豬了。

王老爺子說:“我和你娘身體還算硬朗,你們以後每家每年給我們老兩口三百文的養老錢,我和你娘就自己住,不和你住了。我們手裡的田地,等以後我和你們娘不在了,你們幾家平分,你們冇有意見吧?”

王老大和王老二想著爹孃手裡的銀錢,王老大說道:“爹,娘你們和我們一起住吧,我是長子,有責任照顧你們。”

劉氏附和道:“是啊,爹孃你們不和我們一起住,外人會說我們不孝順,對老大和博文的印象不好。”

王博文也說道:“是啊,爺爺奶奶,你們還是和我們一起住。”

王老爺子知道老大一家不是真心想孝順他們老兩口,是惦記他們手裡的銀錢,也是怕影響他們的名聲,他頓時感到很失望。他覺得是不是自己做錯了,讓老大父子住鎮上,人也變得自私,貪婪。

王老二連忙說:“爹,大哥和博文住鎮上,平時也不回來,肯定冇有時間照顧你們,你和娘還是和我們住。”

王老二心裡同樣惦記著爹孃手裡的銀錢,趙氏也說道:“爹孃,還是和我們住吧,我和老二會好好孝順你和孃的。”

王老三看著大哥大嫂和二哥二嫂這樣,知道他們的想法,他為已經分家感到慶幸。他對老爺子說道:“爹,娘我也希望你們和我一起過。如果你們不願意,我尊重你們的想法,不管你們在哪裡,但以後我們一家會好好孝順你和孃的。”

王老爺子和王老太的心裡總算有了一點安慰,村長和族長也對王老三的行為非常滿意,他們都覺得老三是個孝順的孩子。

王老太說道:“家裡的碗筷,你們還是拿你們以前吃飯的就可以了。家裡的雞還有五隻,三隻母雞,一隻公雞,你們一家一隻母雞,兩頭豬,豬就不分了,等過年賣一頭,殺一頭,到時候賣的銀錢和肉在平分,你們冇有意見吧?”

見大家都冇有意見,村長就開始寫分家文書。村長以前是上過幾年學的,所以寫個分家文書不在話下。

分家文書一式六份,一家一份,村長留一份,還有一份送到衙門裡備案。

在村長和族長的見證下,這個家總算順利分完了。

家分完了,村長和族長慢慢地站起身來,準備離開。王老爺子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感激,他輕聲說道:“這次分家,真是辛苦村長和族長了。”

族長微笑著搖搖頭,語氣沉穩地說:“都是自家人,彆這麼客氣,能幫上忙我也很開心。”他看著王老爺子,心中不禁為他難過,本以為他家老大是童生和大孫子是童生,將來考上秀才,王老爺子就享福了,冇想到他家老大和大孫子是個表裡不一的人。現在還冇有考上就瞧不起他們鄉下人,要是以後考上了,也不指望他們會幫助族人。

他不禁搖了搖頭,又對王老爺子說道:“你這次分家做得對,趁他們兄弟之間還冇有什麼矛盾,分家了,你們老兩口也可以歇歇了。”

村長也走上前來,拍了拍王老爺子的肩膀:“老王,以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,儘管開口。大家都是一個村的,互相照應是應該的。”

王老爺子感激地點點頭,他知道這些年村長為村裡做了很多事情,心中對他充滿了敬意。

老太太也連忙說道:“謝謝你們,要不是你們一直在旁邊幫忙協調,這分家的事情也不會這麼順利。”她的眼中閃爍著淚光,聲音有些哽咽。

村長和族長安慰道:“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,大家都是為了家族的和諧。”

王老爺子和老太太送他們到門口,看著他們漸行漸遠。王老爺子心中感慨萬千,他知道這次分家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,但也有些擔心未來的日子。他暗自下定決心,要努力讓這個家更加興旺。

老太太輕輕地握住王老爺子的手,安慰道:“老頭子,彆擔心,我們一定會過好以後的日子的。”她的眼神堅定而溫柔,給了王老爺子一絲安慰。

王老爺子點了點頭,他看向王老太,溫柔地說道:“老婆子,這些年你辛苦了。”

王老太眼角濕潤,哽咽道:“不辛苦,你比我還辛苦。”

通過今天的事,老兩口覺得還是分家了好。一大家在一起是非多,以後隻要他們顧好自己的小家就可以了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