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一章《知己》

-

先秦時期有個非常有名的記載,俞伯牙善彈琴,鍾子期善聽琴,有一次俞伯牙彈奏了一首高山屹立、氣勢雄偉的曲子,鍾子期讚賞的說,“巍巍乎誌在高山”,然後俞伯牙又譚了一首驚濤駭浪、洶湧澎湃的樂曲,鍾子期又說,“洋洋乎誌在流水”,鍾子期能夠深刻領會俞伯牙彈奏樂趣的內涵,,因此俞伯牙說,“善哉,你的心與我的心相同啊”,因而而結成了知音,傳為千古佳話,後來鍾子期逝世,俞伯牙不再彈琴,後世開始用高山流水形容他們的友情,同樣也比喻非常難得的知己,知音難遇等。知己,簡言之即是理解並且賞識自己的人,或彼此相知相惜而情誼深切的人,要達到這個高度,現代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在《道德情操論》發明瞭一個新詞,謂之共情,要想別人理解你賞識你乃至相知相惜,則需要彼此的共情能力相匹配,這是可遇不可求的,畢竟冇有人有義務要理解你、賞識你,因此知己難求成為人們的共識。

人海中,難得有幾個真正的朋友,香港藝人呂方在其代表作《朋友別哭》中這麽演唱,譚詠麟在粵語金曲《朋友》中唱到“人生如夢,朋友如霧”,夢與霧在粵語讀音可押韻,周華健演唱的《朋友》在內地曾經風靡一時,唱到“朋友一生一起走”,呂方的歌曲中的朋友帶有悲情成分,人海茫茫難有真朋友,譚詠麟則形容朋友為路上的美景,周華健演唱朋友應該攜手同行,他們有關朋友的演唱,非常契合人們生活對朋友的理解,首先朋友真的難得,真朋友不隻是路上的風景,更是旖旎風光,知己朋友更應是該攜手共進。茫茫世間,結識到良師益友,有時候就像中彩票一樣,相思相望不相親,故有知己難遇或知音難求的說法,別說知己這麽美妙的用語了,成年人的世界,甚至朋友都難遇,所謂善始者眾,善終者寡,在日久見人心的繁雜世界裏,別看平時一起可以通宵達旦吃喝玩樂的一夥人,真正關鍵可用的時候,比鬼神溜的還快,隨著社會閱曆的增長,不僅僅是冇有真正的朋友,很普通的朋友都屈指可數。

在中國古典書籍中,對知己的要求極高,有“士為知己者死”的說法,這個要求可能在古代尚可理解,在這個年代裏,荊軻奉燕國太子丹之命,真捨生忘死的去行刺秦王,為此留下為荊軻壯行的名句“風蕭蕭兮易水寒,壯士兮一去不複返”,按現在人文價值觀來看,人的生命隻有一次,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,為知己而捨棄生命這個高度則有點不合時宜。侃侃而談時,知己一詞常見於涉世未深的學生口中,在詩詞文學中,知己出現的頻率雖不高,但其組成的詩句必能讓人頷首稱是,喝酒儘興時高呼一聲“酒逢知己千杯少“,賺錢盆滿缽滿時抱怨一下“知心一個也難求”。人生在世,能夠遇到一位知己的朋友,是幸運的,真正的知己,在你失意時給予安慰,在你逆境時伸出援手,有兩肋插刀的朋友固然是幸福的,不過現實往往是悲劇的,往往是插你本人兩刀,很多人決裂甚至反目成仇,所以真正的知己多半體現在文學作品中,如王勃高唱“海記憶體知己”、高適寬慰友人始說“莫愁前路無知己”、清代王爺愛新覺羅·弘晝亦創作詩句說人生難得一知己。

作為天才型人物,王勃廣為人知的作品是素有天下第一駢文之稱的《滕王閣序》,該文章引用的典故及創造出來的成語,讓人歎爲觀止,同《滕王閣序》出現在語文課本上的,還有他的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,能有兩篇作品出現在我們的課本上,勝過絕大多數古代文學家。這首五言律詩從題目得知,是唐詩中常見的送別詩,少府是唐朝時縣尉的統稱,大致相當於兼任公安局局長的副縣長,古人在很多場合避免直接稱呼其名,用姓氏加官職的稱呼代替,以示尊重,如這首詩中的杜少府,還有姓氏加排行的,如高適這首送別詩中的董大是當時的音樂家董庭蘭,因其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一,故又稱董大。

初唐詩壇,有個f4天團組合謂之初唐四傑,幾乎所有中國人都熟悉的啟蒙詩“鵝,鵝,鵝,曲項向天歌,白毛浮綠水,紅掌撥清波”,便是出自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,然而今人對四傑最為熟悉的當屬王勃。王勃的曆史名氣主要源於他的駢文名篇《滕王閣序》以及他的經典詩句“海記憶體知己,天涯若比鄰”,至於初唐四傑其他的作品,今日的人們知之甚少,畢竟在浩瀚的文學典籍中,也就這麽點作品經得住曆史的洗禮。經曆歲月的沖刷,惟有永恒性的經典會受到後世的采用,《滕王閣序》依舊風采奕奕,源於它的文采斐然,人們驚歎作者的文學才華,更是因為欣賞它的人不遺餘力的對其進行宣傳,經典之作固然可以傳世良久,倘若缺乏文人墨客的宣傳,也將註定淹冇在曆史長河裏。很多詩詞,能夠被收錄到《唐詩三百首》或《宋詞三百首》中,或者進入教育課本上,有時候並非作者文采斐然或者整篇詩文都寫的好,而是某些句子寫得好,如王勃的名作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。

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

(唐)王勃

城闕輔三秦,風煙望五津。

與君離別意,同是宦遊人。

海記憶體知己,天涯若比鄰。

無為在歧路,兒女共沾巾。

這首詩首聯描繪了周邊環境,雄偉的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,那烽火煙雲遙望著五個渡口,和詩詞通常描繪風景或描寫周邊環境相一致,接下來的頷聯是寬慰這位即將遠赴川蜀任職的朋友,同為宦海中沉浮的一員,此時跟你的別離,我心中自是懷有無限情意。頸聯“海記憶體知己,天涯若比鄰”,慰藉即將獨自遠離長安的朋友,隻要我們的友誼深,哪怕彼此一秦地一蜀地,依舊像臨近一樣,尾聯表示在即將分離的路口,不要過於兒女情長揮淚告別。“海記憶體知己,天涯若比鄰”寓意曆“遠”彌堅的友情,彼此友誼不會受時間的限製和空間的阻隔,隻要在這個世界上,還有這個朋友,即使遠在天涯,也如在臨近自己的地方,立意高遠,廣為傳誦,至今是很多中學生畢業前寫同學錄時易出現的祝福語。

國產動漫電影《長安三萬裏》曾一度受好評,好多家長帶孩子去電影院觀看,好讓孩子認識學習唐詩的益處,此電影中率先出場的主角高適,在現代人看來,曆史上的成就並不顯赫,顯然不如同時出現在這部電影中的好友李白,不過在仕途上,高適是成功者,而李白終生不得誌。高適所創作的《別董大》共有兩首,另外一首無經典語句,故並不為人所知,創作這兩首詩時,作者高適也非常不得誌而到處浪遊,而董大因依附的官員失勢而離開長安,另外擇良木而棲,唐玄宗天寶年間,他們相會於河南一帶,從另一首《別董大》中“一離京洛十餘年”可以看出,這次相會是他們彼此十餘年未見的時候,或許是因為常年不見,再見如故的感覺湧上高適的心頭,再加上自身境遇不佳,於是創作出經典詩句“莫愁前路無知己,天下誰人不識君”。通訊技術發達的現代,同學、朋友之間十餘年不曾見也屬正常,年少時隻道當時是尋常,畢業離校後不曾想到,很多曾經日夜不離的同窗好友,十餘年未曾見抑或餘生不再見,倘若還能再見,想必也會泛起心中久久不能平複的漣漪。

《別董大二首其一》

(唐)高適

千裏黃雲白日熏,北風吹雁雪紛紛。

莫愁前路無知己,天下誰人不識君。

從詩中前兩句“千裏黃雲白日曛,北風吹雁雪紛紛”看來,點明他們離別之際為大雪紛飛的冬季,滿天陰沉的雲朵,太陽光也變得暗淡,北風呼呼的再吹,大雁在紛飛的大雪中向南飛去,這隻有在北方纔有的蒼茫景象,刻畫出他們分別時周遭環境的蕭瑟,從另外一首詩中“今日相逢無酒錢”可知,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典型的“哭窮”,現實中的他們不至於山窮水儘,是說明代表他們所處的境遇不理想。“莫愁前路無知己,天下誰人不識君”可以說是用來寬解董大,無需擔心到新的地方冇有真心朋友,憑藉高深的音樂才華,自會有人賞識你,讀者會喜歡這首詩的理由,也是因為這兩句。高適把臨別贈言寫的豪邁有氣魄,話語鏗鏘有力,可比世人常用一路順風或者前程似錦贈別朋友有內涵很多,這也是古典詩詞的魅力之所在,在寬解朋友的同時,激勵朋友將自己音樂才華髮揚光大,更加努力拚搏奮鬥,在慰藉失意的董大時,告誡好友不忘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麵臨新的人生曆程。

在社會上,可與語人無二三,白居易在其《與元九書》寫到,“其不我非者,舉不過三兩人”,也就是大詩人白居易人品再好,不會和他“唱反調”的人也隻有三兩人,這三兩人是有可能成為知己朋友的,從瞭解白居易履曆來看,這封書信的收信人元稹可謂是白居易的知己,白居易能寫出情同手足的感人文章《與元九書》,足以證明他們是可以同穿一條底褲的。現實中,白居易找到知己是幸運的,找不到知己則是常態,有知己就像幸福哲學,可遇不可求,對比白居易與元稹一唱一和的詩句中可以發現,王勃與杜少府、高適與董大的友誼,難以與元白友誼相提並論,但是他們描寫知己的詩句,可比白居易寫的經典深刻多了。不管是極端的“士為知己者死”,還是“酒逢知己千杯少”,王勃把知己描寫的多麽有深度,高適把知己描繪的多麽豪邁,其背後就蘊含著人生哲理,即人生難得一知己。唐詩中還有許多描寫友情的詩詞歌賦,歌頌知己的詩文更是不計其數,立意高遠,扣人心絃而又廣為傳誦的並非很多,且直接點明知己的詩句,以上的唐詩兩首值得一讀,其次清代有位不知名的王爺創作的詩《金樽吟》,亦有知己之言值得一品。

《金樽吟》

(清)愛新覺羅·弘晝

世事無常耽金樽,杯杯台郎醉紅塵。

人生難得一知己,推杯換盞話古今。

看《金樽吟》的作者名字,可以判斷為清代宗室成員,清代遠離我們當代還不算很久遠,加上人們所看到的古裝影視節目,多以清代曆史改編而成,因此對愛新覺羅氏會稍微熟悉點。熟悉清朝曆史的朋友,便可知道弘晝是清代乾隆皇帝的兄弟,在古典中國王朝時期,皇子之間爭奪寶座而互相殘殺的現象屢見不鮮,大清王朝最著名的皇儲之爭便是作者父親與其他八位叔叔鬥爭的“九子奪嫡”事件,可見作者是見識過皇室立儲之爭的。這首七言絕句的大意是,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很難預料,很難說得清的,倒不如沉溺美酒及時行樂,一杯杯喝著喜歡的台郎酒,以喝醉酒的心態看世間的紛紛擾擾,一生之中難以遇見相知相惜的朋友,來一場把酒言歡,一起談古論今。作者為皇子時,見證過宮廷裏爾虞我詐的鬥爭,明白作為皇室成員的身不由己,可能也深知自身的條件不適合爭奪皇帝寶座,於是乾脆把酒言歡及時作樂,於是有人認為弘晝這首詩被認為是表明心跡的詩,表明自己無意皇權帝位,甘心做個太平王爺,享受榮華富貴即可。

熟悉儲位之爭曆史的或許都能明白,哪怕是現代富貴人家財產分割之爭,有時候不是自己想與不想的問題,就如九子奪嫡的成員中,每個人都是代表著不同的利益團隊,即使自己不爭,背後的團隊也會去爭,畢竟誰都不會自願甘於人後。作者身為皇室子弟,乾隆皇帝的弟弟,富貴之身自是出生日起便已經註定的,但是對於皇帝寶座,說是完全冇想法,那肯定不是正常人,畢竟小家庭分家時連鍋碗瓢盆都爭奪的不可開交,更何況天子寶座,不過曆史上的弘晝算是好運的皇子,通過創作這首詩表明心跡,表明自身隻想把酒言歡和及時行樂的意圖,通過說“人生難得一知己,推杯換盞話古今”,成全了自己及子孫後代的榮華富貴。人生難得一知己,可謂是人間公論,所惜者知己稀少,可能千百年中始得一人,亦可能如莊子所言的旦暮遇之,抑或知己隻是人們美好的嚮往,因此俗語有言“得一知己,可以無憾矣”,真是知己,不愁推杯換盞話古今之事。

以上幾首都是描寫知己的好詩句,其中當代詩人王勃和高適的詩句是容易出現在現代人文章中,而愛新覺羅弘晝的這首詩,極少為人所知,但其所表達的韻味含意是值得讀者賞析的。

-